怎样看待孩子的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生孩子们抢玩具、打架等矛盾和冲突。一些家长和教师将孩子之间的冲突视为一种消极行为,认为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是应该避免的。面对孩子的吵吵闹闹,家长和教师往往采取强制的方式解决问题,但结局往往不尽如意。其实,与同伴交往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成长需要,在这些冲突事件的背后往往潜藏着重要的教育契机。家长和老师应正确看待,把握教育契机加以引导。一、理解孩子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孩子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他的同伴接触交往。但是,孩子毕竟年幼,对一些基本得人际交往技巧不能很好的掌握,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孩子同伴间冲突问题的解决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借助孩子同伴间的冲突把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教给他们。二、辩证看待孩子的同伴冲突,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当面临同伴间的冲突时,家长或老师应该考虑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与人交往的经验,而不是只考虑冲突的消极影响尽快的结束冲突。面临孩子的冲突时,应耐心的听听孩子地意见。真正的教育应是在真心的聆听之后进行的。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教育活动,让孩子从中获得新知识。三、引导孩子正确解决同伴冲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同伴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是常有的事情。成人不可能每次都能及时的介入冲突中,成人要大胆放心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有他们自己解决冲突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孩子自己更可能会以一种友好与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也更利于孩子的发展。家长和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与机会,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来解决问题。家长和教师还应理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学会解决问题是必要的。成人应对孩子的同伴冲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引导,真正让孩子在吵吵闹闹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