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2015年九年级生物一模考试试卷分析(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九年级生物一模考试试卷,共两大部分,满分为50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分值为20分),第二大部分为非选择题(分值为30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性强,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试卷中重点突出;重视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综合整理能力要求强;综合性强,几乎每一题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知识点覆盖面广,为今后的复习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二、答卷分析1、答卷基本情况本次调考结束后,我将我校九(1)至九(3)班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一分析:人均分28.13分,其中最高分40分,最低分11分。统计学生失分最多的是第二大题非选择题,下面具体分析:选择题第19题,第20题,学生有失分,非选择题的第25题,第28题,第29题,第30题学生失分严重。以至学生分数普遍不高。2、学生得失分情况原因分析: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查找学生失分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截止调研考试时,各班是第一轮复习还没有完,部分知识点还没有复习,而本次试题多数属于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几乎涉及到了七八年级学过的所有内容。如:第28题计算遗传概率问题还没有复习到,导致失分。(2)记忆模糊错误。学生上课只是一听,课后又不进行记忆,而生物学中的许多知识点要靠记忆来掌握,结果左耳进右耳出,该记忆的没有记下或记忆不准是是而非,如第19、20、29小题,由于记忆理解能力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失分。(3)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如第31题题目要求写出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而部分同学误看成是写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导致失分。(4)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如第30题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失分也是相当多的。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5)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答不到点子上。学生对生物名词术语的书写都出现错别字。如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学生写成细菌没有细胞核、嫁接写成稼接,胚轴写成胚珠等。从本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分析来看,试题越来越联系生活,知识越来越综合,多学科知识渗透越来越多,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更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更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复习知识要更系统,关注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争取后段时间系统复习,让学生的成绩上一个台阶!20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