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光的传播一、课前延伸(一)学习目标::1、积极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中思考阴影的成因;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2、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测光距的原理。3、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重点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索过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关的生活、自然现象2、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应用(二)课前自学:1.光源自学课本P34阅读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光是从哪里来的呢?;叫光源。2)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2.光是如何传播的自学课本P35答下列问题1)光是怎样传播的?2)我们如何表现光的传播路径?3)光的这个传播特点有哪些应用?3.光的传播速度自学课本内容后回答: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光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学检测: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3、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用心爱心专心1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运输量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光年是_______________单位(四)自学反思:1、2、二、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二)合作探究: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合作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是否正确(三)精讲点播:【例题】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用心爱心专心2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例3、生活中有那些事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影子的形成[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②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③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跟踪训练】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灯。2、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确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用心爱心专心3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D、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