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6黄河颂》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主体部分。2、关键语句的理解、领悟。【学法指导】运用问题评价、激励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学法导引:《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第二个乐章。“黄河颂”即歌颂黄河,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诗歌,是一种偏重于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人的品格和情怀贯穿于文字当中,读这两首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诗的意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其次要领悟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再次要理解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诗歌形象、含蓄、精炼的语言。二、自主实践1给下列的注音写上汉字。山diān______péngpài____狂lán______屏zhàng______bǔ______育体pò______zī______长气魄()宛转()摇lán()2‘《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作品,由______作词,______谱曲。作品由_____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3、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4.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相互交流学习平台1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5、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6、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合作探究】阅读课文“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回答问题:1.作者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是“屏障”?2.你是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读出感情。2、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复习回顾:1、给加点字注音气魄___山巅___澎湃___狂澜___浊流___构筑___流泻___哺育___2、词语填空不屈不___惊涛___浪一___千里浊流___转九曲连___万丈___澜文明___国奔腾不___3、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1)、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__,奔向东南。惊涛澎湃,_____(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____(3)、你是伟大坚强,_______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相互交流学习平台1石家营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_______(4)、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伸出千万条的臂膀。二、阅读课文歌词部分,透析重难点: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3、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4、全诗的诗眼是什么?5、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拓展探究】1、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1).黄河之水天上来,。(2).,万里写入胸怀间。(3).,一片孤城万仞山。(4).白日依山尽,。欲穷千里目,。(5).大漠孤烟直,。2、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究竟指什么?相互交流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