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女英雄》(说课稿)二初:张大勇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的主题是“光荣与梦想”,编者选此文的目的,我认为是引导学生走进英雄人物、感受英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另外,麦考利夫作为一位女英雄,有着其典型的代表意义。并且,麦考利夫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闪光的语言,这有利于学生认识当代英雄。因此,本文在这一单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当前正提倡对青少年进行航空航天事业的教育,本文也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二、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进行美的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点,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对人性的体会上,其次是情节结构的把握和语言风格的体会。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三个学习目标:1、围绕航天英雄这一主题,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信息,并进行整理。2、理解英雄行为,感悟英雄品质。3、体会航天英雄牺牲后人们的悲痛情感。重点放在重点放在对“英雄”含义的理解上,以此为突破口,才能把握本文主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麦考利夫的英雄品质是如何体现的。难点放在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上。三、说学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3、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4、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四、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指导具体如下:1、查找有关航天史的资料,了解人类为此作出的努力,以便加深对“英雄”的理解。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讨论中完成对麦考利夫“英雄”形象的认识。五、课堂流程一、谈话导入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二、活动一——寻找“非常”之举(理清文章内容,初步感知英雄形象。)三、活动二——朗读“非常”之味(以读促悟,进一步体会英雄形象。)四、活动三——领会“非常”之法(领会烘托手法的妙用,指导写作。)五、拓展延伸撰写碑文,再现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