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关于学生学习的三个层次思考》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姓名:农春好职务:科研处副主任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地址:广西省南宁市云亭街56号南宁市第一中学邮编:530012电话:18076615919关于学生学习的三个层次思考摘要:人的知识是学来的;人的能力是练来出的;而人的智慧是悟出来的。具体思路为:①掌握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并达到“了如指掌”状态——②形成严密的、易于提取的结构性知识——③一般的习题训练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④大量的习题能力训练形成融会贯通的“自动化”能力状态——⑤运用高屋建瓴的学科智慧打造精彩人生关键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层次(1)积累大量的陈述性数学知识。什么是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知道某事物是什么的知识,涉及关于事物的概念和表象。例如,数学中有那些重要的陈述性知识?数学的学习要求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等。(2)对大量陈述性知识进行有序组织,形成学科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的内化反映,是经过输入、加工、储存三个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功效。例如,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以至于大量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再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规律是贯穿在整个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之中的,这是执教多年熟悉政治经济学知识之后提炼出来的,在课本中不一定有相关的知识点介绍。这种以原理或规律为基础的结构型记忆使得面对问题时更快,更有效的提取知识并从当前的问题表征中推断新的信息。2、能力是练出来的,要做大量的习题训练使知识融会贯通。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1)经过一般训练,把陈述性的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的数学知识。经过平时的练习,学生能逐步将有关原理的陈述性表征转变成了程序性知识。以数学为例,学生在学习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两条定理(“边-边-边定理”和“边-角-边定理”),后期表现的原始记录比初期表现的原始记录短,表明学生使用原理的速度明显加快。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早期需要有意识地思考所学的定理,以便对原理中的每一成分分别加以确认;而在学习的后期,学生不再需要对原理作言语复述,原理似乎只需一步就能与当前问题对上号。也就是说,经过练习,学生已将有关原理的陈述性表征转变成了程序性知识。(2)经过大量的习题能力训练,程序性知识的运用趋于自动化,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大量的习题能力训练是程序性知识由自动化转化为知识融会贯通状态的条件。例如,一个有经验的的医生诊断病人的病情时,他不需要再把病情的表象与所学的知识作一一的对照、分析,这种分析在早期自己还是新手的时候已经做过了,知识早已经内化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诊断能力。因此,他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自动化的诊断反应并开出相应处方。当遇到未曾见过的新问题时,他会自动化的筛去自己熟知的那部份信息,而把精力重点集中在新的信息上,并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推理、比较,广泛思考各种可能的诊断方法。因此,即使遇到从没诊断过的疑难杂症,他的推理诊断能力也比一般没有经验的医生迅速得多、准确得多。(3)没有长时间的积累训练,即使最具天赋的人也无法达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的自动化水平。心理学家分析,大约需要十年的训练才可能在特定领域达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的自动化水平。十年时间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而大多数的专家甚至花费了2更长的时间。以数学学习为例,在高中阶段任教的数学教师要求每年做5000道数学题,其道理就在于通过大量练习,把数学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条件反射式的自动化的解题能力。一旦这种能力形成,其持续的时间是非常持久的,甚至是终身的。3、智慧是悟出来的,高屋建瓴,由知识到智慧打造精彩人生。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用有限的生命去最求无限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