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2课时)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设计思路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知识归纳综合运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重点和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准备化学仪器: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木条、集满CO2的集气瓶、化学药品:碳酸钙、稀盐酸、醋酸、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实验器材:梯形铁皮、蜡烛、火柴、饮料瓶新课导入[引入]我们知道CO2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试想一下,假如把这0.03%的CO2从空气中除去的话,自然界的生命能进行下去吗?让我们听听二氧化碳的自述吧![媒体演示]二氧化碳的循环。[配音]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作用[过渡]二氧化碳有何烦恼呢?[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配音]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负面影响[过渡]看来CO2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不可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想CO2始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必须了解CO2的性质。活动探究:活动1:[演示]拿出一瓶事先制备好的CO2,让同学观察CO2状态,并请一名同学闻气味(指导动作)。[演示]:倾倒二氧化碳。(注意:倾倒时不能把玻璃片拿走,且倾倒时应沿蜡烛对面方向顺烧杯内壁倒)[学生描述]现象:阶梯蜡烛下层的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讨论]此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分析]1:CO2密度比空气的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2:[提问]CO2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学生实验]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分析。打开汽水瓶,观察气泡。[小结]现象饮料瓶瘪了分析CO2能溶于水[讲解]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CO2的这一性质。活动3:[设问]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演示]P118实验6—5,观察四朵花的现象并记录。1234操作石蕊+稀醋酸石蕊+水石蕊+CO2石蕊试液+CO2+加热现象紫→红紫不变色紫→红红→紫分析结论:(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红;(2)水不能使石蕊变红,CO2也不能使石蕊变红;(3)CO2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H2CO3==CO2+H2O[学生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一只试管,倒入适量的石灰水,并取一只洁净的玻璃管向内吹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并描述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吹又变澄清。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讲解]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溶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板书]二氧化碳的用途[讲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