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单位:商丘市第九中学姓名:史春杨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商丘市第九中学史春杨一、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内容繁杂,概念较多,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情况,准备给学生一些现实的资料和接近他们生活的素材,希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自主的建构概念。学习本节内容,为使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由于我所教的班级里农村住宿生较多,他们平常和外界交流很少。对于传染病的内涵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概念像病原体,传染源,传布途径等,更是无从知晓,因此这些概念是所讲重点。八年级学生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所以在设计活动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引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使课堂体现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新理念。三、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5.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四、重点和难点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人的情感。五、教学策略1、让事实说话,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传染病知识的重要性。2、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六、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常见传染病的数据、挂图或幻灯片。搜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和录像片。学生:预习新课,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七、课时分配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2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播放《h7n9流行及防治情况》视频。导入新课观看短片,引发思考,积极讨论,指导学生观看短片、提问,引出主题。一.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引导学生列举自己所知的传染病总结传染病的定义开展活动,讨论,交流,归纳提问:传染病有哪些特征?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每个活动小组的桌子上放一杯面粉,有小组长记录,记录本上写好第一轮握手,第二轮握手。每个学生在和同学握手之前需抓一些面粉在手里。用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调查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情况,引出问题:给传染病下定义分析、讨论、交流、归纳出传染病的特征。提问:传染病的特征3二.传染病的病因: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交流课前调查的传染病及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①观察课本上常见的几种病原体图片,说出这些病原体分别引起的疾病以及传播途径。②列举身边常见的传染病,并分析其病因。增强感性认识。归纳出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①课件展示图片。提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分析资料:①(1)流行性感冒的起因、特点、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的途径。(2)肝炎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预防措施。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②学生在阅读课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的实例,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感性认识。③分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进一步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了解艾滋病的几种传播途径。出示事例,补充、引导学生分析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像、创新。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观察分析课本的图片资料,归纳出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②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③观看并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进行自我教育。④观看并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①针对图片提出问题。②结合“非典”等疾病对学生进行教育。③播放各类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