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清溪镇清坪中心校“校园手拉手”帮扶学困生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牢固树立大质量观意识,切实将课堂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定学困生帮扶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县教育局“高举质量大旗,深入实施效品质课堂教学”精神为指导,以县教育局《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为宗旨。通过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学困生帮扶系列活动,既为学困生提供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的鼓励和援助,又可适时激励优等生不断创新,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各层面给学生以关心支持,有效促进学困生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我校“扶优、促中、帮差”的既定目标,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帮扶对象及方式1、帮扶人员:全体科任教师2、帮扶对象:各年级学困生。各班学困生名单由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负责提供,要求深入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等各个方面,真正把迫切需要帮扶的学困生挖掘出来,以实现此项工作与有效教学工作的优势互补。3、帮扶方式:教导处严把关口、统一协调、明细分工、督促实施,科任教师要与学困生结对帮扶。要求全体教师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调查,一次谈话,一次家校交流,一次课后辅导,一次质量检测,一次小结。在实施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应紧紧围绕“对学困生思想上解惑、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的总体原则,坚持用情打动学生,用爱呼唤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尽最大努力以最大诚意实现帮扶过程的整体优化。三、具体措施1、具体做法一是思想上启迪。总体来说,部分学困生家庭教育有所缺失,除集中表现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情况外,还有一些在学生身边的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子女教育,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鉴于此,全体教师应力求从思想上沟通,从情感上贴近,经常与学困生谈心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其精神上的动力。帮扶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动力,经常与班主任、家长保持联系,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二是生活上关心。教师要经常过问学生生活,关注其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有意识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兴趣习惯和业余爱好。特别对思想情绪不够稳定的学困生,要进一步通过家校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帮助其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真正使学困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1三是学习上帮助提高。对学困生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指导学习方法,或点拨学法技巧;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多措并举一是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要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二是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课堂提问要把较难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互动时要想到学困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不能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同时要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三是布置作业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要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要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四是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认真细致地为学困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尽量补充完整。五是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加以改正。2六是讲评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的力量,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一对多”的活动,帮助学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