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教学反思《欢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歌颂祖国的诗歌,根据上课进度表正好应该在国庆节左右,是一篇应时的好教材。2014年10月28日上午,红山区第三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郭蕾老师的一堂精彩公开课正在进行,恰恰是这篇《欢庆》,我很有幸参与学习、倾听。结束后,结合自己之前讲授本课的情形,我进行了对比、反思,现在反思收获做如下陈述:一、课文的处理方面1、学习方法。郭老师使用想象画面、关注重点词语两种学习语文方法,贯穿整篇诗歌的讲授。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以引导学生习得学习方法为落脚点。并且,在拓展阅读环节,让学生马上迁移使用学到的方法,迅速学习诗歌《啊,祖国!》,巧妙地做到了及时巩固、及时加强。2、时间分配。如何做到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郭老师在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开火车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齐读四种方式阅读、品读诗歌,既调动了学生的读文热情,又达到了低段年纪对阅读的要求。这方面是我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因为我常常不能在两课时结束一节课的学习。3、板书的妙设计。郭老师利用简洁的板书,仅仅“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八个字就将前四句诗帮助孩子们理解透、并顺利背诵下来。可见,板书的精心设计,既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还要继续钻研,设计出独到的板书,为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做好辅助!二、拓展阅读的处理方面1、选文的重要性。选文的归宿是让孩子会什么?郭老师选择《啊,祖国!》是和《欢庆》一样主旨的诗歌内容,利用迁移教学的原理,一方面是诗歌内容的迁移,另一方面是学生习得方法的迁移。我以后也会在课外选文中多下功夫。2、选文的处理。郭老师在选文的阅读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利用,也确实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这有所得一方面一定要做到“一文一得”,无论选什么样的文章,都要让学生有所得。最后,我会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韩雪2014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