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教案一、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一首管弦乐演奏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旋律优美流畅,由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作曲,19世纪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中,以溜冰和跳交谊舞为一种时尚,所以,曲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这首管弦乐曲这节课是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圆舞曲这一重要题裁的有效切入点,不仅在本单元中占主导地位,而且通过欣赏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圆舞曲概念,变音记号的基础知识2、情感目标:掌握圆舞曲的节拍特点,培养学生对圆舞曲这一音乐题裁的兴趣,能用肢体语言对圆舞曲风格的音乐进行表演教具:多媒体课件、扩音器三、教法和学法视觉听赏法合作讨论法身体律动法小组表演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常用的变音符号,理解圆舞曲概念2、学会分析乐曲的结构,能够用身体律动法体验圆舞曲音乐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扩音器教学过程:一、观看花样滑冰精彩片段导入课题1、老师: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这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写成了《溜冰圆舞曲》传至今便成了经典作品。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溜冰圆舞曲》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用心体验,才能享受音乐之美。2、播放日本花样滑冰选手浅田真央用背景音乐《溜冰圆舞曲》的比赛视频二、督预示标展示督预内容1、圆舞曲:又称(),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拍子舞蹈,特点为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2、其强弱规律是:().3、变音记号:升号#、降号b、还原记号4、作曲家简介:问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在书上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更正展示示标内容1、学习体验《溜冰圆舞曲》的乐曲风格,初步学会分析乐曲的结构形式2、认识常见的音乐变音记号3、用肢体语言体验乐曲的情绪和风格三、自学梳理展示梳理内容什么是圆舞曲?三拍子指挥图式是怎样的?圆舞曲的强弱规律是什么?1、第一遍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讲解圆舞曲的有关知识师展示:圆舞曲(Waltz),又名“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流行于西欧各国,由于舞蹈时需有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老师:在聆听时,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这首曲子是几几拍的,整首曲子有几个小圆舞曲?老师:在聆听的时候,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请同学们举手示意。2、第二遍听音乐分段赏析第一小圆舞曲老师:这首《溜冰圆舞曲》中,包含了四首经典的小圆舞曲,其中第一首更为突出,听听看,是否有你熟悉的旋律呢?有几段不同的旋律?第二小圆舞曲老师:这首小圆舞曲作者用大跳音程让我们领略了溜冰者跳跃、旋转的洒脱姿态,而用快节奏的装饰音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溜冰者绑在腰间的银铃。第三小圆舞曲a主题用小提琴演奏,旋律舒展平稳,流畅悠闲。b主题与a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它轻快活泼、引人入胜,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均落在小节内最后一个弱拍上,并加上重音,给人一种有趣而富有热情的美感享受。第四小圆舞曲老师:第四小圆舞曲由整个乐队奏出了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的旋律。3、第三遍让学生在跟音乐哼唱中体验三拍子的规律,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圆舞曲的概念和强弱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乐曲结构。4、学生总结乐曲结构,教师给予纠正序奏: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运用八方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尾声:再现开头的第一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区四、小组答疑教师询问学生还有没有学习疑点,如果没有,教师展示疑问你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这首圆舞曲的音乐风格么?(进入展示评价环节)五、展示评价比一比、跳一跳1、各小组跟随音乐进行讨论后,分别选出代表汇报展示内容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并且给予鼓励3、师问,除了圆舞曲,你还知道哪些舞种?请学生回答4、展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