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郭海昕教学内容: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著,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四册2页第1课。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韵文中的生字,特别是“穹”“曜”等字。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韵文,体会韵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3、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尤其是对仗词语类别的区分。4、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与魅力,体会国学诵读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韵文,体会韵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当人们注意到一双手臂摇摆在身体两旁,一对眼睛闪烁在鼻翼两侧,就发现了对称的规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语言的对称就是对仗。(板书:对仗)在那两两相对的字词间,在那铿锵悦耳的旋律中,在那巧妙精致的安排下,如果你潜心品味,就会感受到对仗的无限美妙与神奇。2、导入课题:清朝著名文学家李渔编写了一部专讲“对仗”的书,李渔号称“笠翁”(板书:笠翁),这部书就被叫做《笠翁对韵》(板书:《笠翁对韵》)。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笠翁对韵》的第一课“一东”(板书:一东)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讲解:《笠翁对韵》每篇韵文是根据韵部分类编写的,每篇的题目就告诉我们这篇韵文押的是什么韵。比如:从《一东》这个题目中,我们就能知道这篇韵文押“东”韵。二、经典研读,学习韵文(一)、通读韵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1、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上的注音小声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2、检查“苍穹”“霁”“参商”“曜”“戍旅”“朔雪”等字的读音。师:文中有几个特别难读得字,你们读准了吗?ppt出示,指名读,评议。3、体会押韵。课文中押“东”韵的字有哪些呢?(用课件标出:风、空、穹、蒙中、红、东、翁)这8个字被称为韵脚,听老师读一读,试着体会一下。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4、体会平长仄短的声律特点。古诗文不仅通过精妙的字词来表达意思,也通过字的声调的变化来表达情感。一般来说,汉语拼音中的一声、二声为平声(板书),读得尾音悠长,就好像敲击钟鼓的声音;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四声为仄声(板书),读得尾音短促,好像敲打木石的声音。(1)ppt出示“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标出平仄,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2)ppt出示全文,标出平仄,学生试读,指名分句读,教师相机范读。5、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学生练读。6、指名学生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7、唱和读。师:在我国壮族三月三有一个对歌节,就是人们聚在一起用唱歌的方式,相互问答赛输赢。读诗、读韵文也可以用这样的唱和法,我读一句,你和一句。比如:白日依山尽(生和:黄河……)欲穷千里目(生和:更上……)师生唱和读。男女生唱和读。(你们配合得真好!男生读出了男生的阳刚,女生读出了女生的温柔,这一刚一柔,真是一首美妙的二重奏啊!)8、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听到了一首优美的乐曲!我们读韵文就是要这样,字字读准、句句读顺。(板书: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二)、品读韵文,读出韵味1、自由朗读韵文及注释,体会韵文的意思。读韵文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读出韵味”(板书:读出韵味),要读出韵味就要先理解意思。请同学们轻声朗读韵文及下面的注解,体会韵文的意思,看看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读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交流,了解文意,感情朗读。师:有收获吗?你们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3、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交流句子的意思,从中感受对仗的概念与特点:(1)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山花”指山顶的鲜花,“海树”指海岛上茂盛的树木。“赤日”指火红的太阳,“苍穹”指青色的天空。)这两句话中藏着5组对仗呢,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教师相机讲解一字对和二字对,指名分别读一字对和二字对。(2)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日下”就是太阳之下,“天中”古代把中国地域分为九个区域,正中为冀州,就是今天的河南一带,在古代被称为中原。)你能发现这句话中有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