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是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的一个成语,原意是说,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来自于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投鼠忌器”写作指导天下千年酒,不解此一愁(看题目,很大气)过街老鼠自是人人喊打,然而老鼠一跑进神庙,追打它的人就只得无奈地停下而不敢妄动了。“投鼠忌器”,这是千百年里面对着这种艰难的选择的人们总结出的绝妙成语。它形象地描绘出了人在这种境地面前的无奈与愤怒,或许也有点讽刺的意味。总之是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古人叹曰:“天下千年酒,不解此一愁。”(迅速点题,简洁明了)说是艰难,其实也不过就两条路吧!不需顾忌器物,解决老鼠,再购置新的器物;或任由老鼠把神庙弄得乱七八糟——人所顾忌的器物也一样会被损坏。两害相衡择其轻,莫非能选的只有“投鼠不忌器”这一条路么?若真的只关乎敬神的器物,损坏了尚可补救;但当此事关乎社稷,关乎百万平民的生命,谁能下得了这样的决心呢?(辩证分析,逻辑严密,经得起反复推敲。)二战期间,英国虽然截获了密电,得知德军将轰炸考文垂市,却因不愿让敌军得知密码已被破译,任由考文垂市一夜间变成废墟。或许在战略上这是正确的选择。这换来了更快的胜利。可是,真的没有另一条路么?保全器物而消灭老鼠?其实,有的,比如让“器具”自己也加入打老鼠的行列,这一难题便不复存在了。如果人民不再变成战斗时的负累,而是变成一支“奇兵”,另一种力量,被两面夹击的老鼠怎不一命呜呼。二战中也曾有其他城市面对过考文垂市的境地。但那做城中有一位魔术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让城中每户人家都在房顶堆放玻璃,并要求他们晚上完全不许开灯,而要让远郊的废旧的火电厂彻夜长明。结果敌军的轰炸机在白天无法清晰地看到目标,只能乱炸一气,夜间则被光亮的方向误导,把弹药全部投到了错误的地方。那位魔术师保全了这座城市!这当算是“庶民的胜利”。无怪乎“天下千年酒,亦解不得此一愁。”能让这愁绪散去的原是一剂良药!一剂让人民从“投鼠忌器”中“器”的角色转变成战斗力量的良药才是解决这千古难题的正法!投鼠忌器“投鼠忌器”,这个成语原指想追打寺庙的老鼠,却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如今,它被用来比喻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长期以来,“投鼠忌器”都是人们一声无奈的叹息。是为了“器”而停止追打老鼠,还是为了追打老鼠而不惜毁坏“器”?人们在一个又一个事例中寻找答案。“投鼠忌器”,可以说是我们不愿陷入的境地,而今,我却要说,“投鼠忌器”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情操!“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畏惧。人应当心存畏惧,这份畏惧未必是神庙中的偶像和器物,它亦可以是大自然,是康德口中所说的“灿烂星空”,“道德律令”。一个人只有心存畏惧,才能更加坚强。有人说:我真正害怕的,是哪些热爱生命却勇往直前的人。热爱生命,所以畏惧失去,勇往直前,是为了保护生命。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畏惧中前行。“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善良。《士兵突击》中的袁朗手臂上有一个贯穿型伤口,许三多一直相信他的话:那是M16造成的枪伤。当许三多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竟是被改锥扎伤时,他十分震惊。袁朗却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记得我有枪,而歹徒记得他有改锥。”是的,善与恶的交锋,往往是善先受伤。这伤常常不因实力差距而起,更重要的,是善的一方怀有顾忌。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会时刻顾忌着他人。而一个满怀恶念的人,却不会因毁坏什么而自愧。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恶的世界里怀善而行。“投鼠忌器”,意味着心怀大义。我们常在电视中看见坏人挟持人质来进行威胁,我们常为剧中的好人抹一把冷汗,洒一把热泪。是的,无论是被挟到城门前的小郭襄,还是被架在城楼上的李云龙的新婚妻子,都让我们挣扎,让我们祈祷,让我们悲伤。“投鼠忌器”让主角挣扎,而心中大义让他们选择舍弃。“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怀着大义而行。多一点“投鼠忌器”吧!让这个世界感受善良!也许伊拉克人民不需要美军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