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叶绿体的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本节聚焦有些蔬菜大棚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2.为什么是用红色或蓝色的呢?用绿色的可以吗?白化苗能存活吗?捕获光能的是叶绿体中的什么物质?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滤纸条放入试管后为什么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提取-无水乙醇;分离-纸层析法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2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蓝绿色)(黄绿色)(黄色)(橙黄色)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滤纸条上色带排序怎样?宽窄如何?从上至下:胡黄a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是不同的。叶绿素a和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3/4)类胡萝卜素(1/4)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绿叶中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光强度相等的情况下: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下最弱白光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叶绿体里的色素是否所有的光都能吸收呢?为什么春夏两季植物的叶子翠绿醉人,而深秋树叶则金黄斑斓呢?讨论回答:由于叶绿素含量约占总量的3/4,而类胡萝卜素仅占1/4,所以通常植物的叶子总是翠绿醉人的。这是由于叶绿素掩盖了类胡萝卜素颜色的缘故。但是,叶绿素很容易被破坏。秋天叶绿素会因为“忍受”不了气温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消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终于在没有叶绿素干扰时“重见天日”。这些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什么部位?基质外膜内膜基粒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3.叶绿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基粒:基质: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由2-100类囊体堆叠而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上、基质中结构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产物原料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CO2+H2O(CH2O)+O2光能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条件场所(5)20世纪30年代,鲁宾、卡门的实验(1)1629年,海尔蒙特的实验(2)1771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4)1846年,萨克斯的实验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来自水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生淀粉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来自水二.光合作用的原理1.回眸光合作用的的探究历程(3)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植物在阳光下可以更新空气(6)1948年,美国卡尔文结论:同位素示踪法,探究出14CO2→有机物中C的途径例: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A、增加、减少、增加B、减少、增加、减少C、减少、增加、增加D、增加、减少、减少光停,ATPADPC3C5;CO2停,C5C3ATPADP在一透明玻璃罩内,给一植物细胞提供18O2,并给予一定的光照。请问18O会出现在细胞的哪些物质中?光反应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ADP和Pi。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多种酶、CO2叶绿体基质中CO2+C52C3酶2C3(CH2O)酶[H]ATP①CO2的固定:②C3的还原: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色素、酶、水类囊体的薄膜上②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酶①水的光解:2H2O4[H]+O2光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