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VIP免费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_第1页
1/2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_第2页
2/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科目初中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还不熟悉;前面学习了氧气,使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特别强;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但还不够熟练;对周围的生活有认识,可并没有用化学的眼光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一定的探究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但需进一步提高,学生愿意形成学习小组学习,而且善于发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简单且安全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使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教师的演示实验应着重讲解和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结果。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2.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明白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与水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原理。教学资源⑴.教师准备上课用的实验仪器⑵.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师生互动,生活导入。1.老师准备一瓶碳酸饮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对学生摇一摇饮料,有很多气泡,气泡从哪来的?气泡是什么物质?2.引入课题,然后出示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学习研究本节课的内容。“你想知道这种物质有怎样的性质吗?”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化学世界。教学活动2(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察碳酸饮料的成份,从而想到二氧化碳。为什么打开瓶盖后,瓶子就软了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进行探究二活动: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教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同时思考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瓶中的气体大量放出呢?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3.提出疑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吗?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三活动:分别把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花放在盛放盐酸、水、二氧化碳的瓶子里,然后将一朵润湿的花放在二氧化碳的瓶子里,观察实验现象。将碳酸饮料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是什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呢?然后对变红的石蕊溶液进行加热,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4.利用日常生活中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探究一活动:将集气瓶里的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教学活动3(三)小结新知,巩固新知,联系实际。1.学生小结: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色态味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固体干冰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能和石灰水反应②能和水反应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不供给呼吸2.师生互动:⑴分析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中所涉及的三个化学方程式。⑵把化学方程式和对应的实验现象相结合,利于学生学习。⑶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吧知识点归纳总结记忆。3.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讨论交流,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利和弊。通过阅读课本把自己所想和书上的知识相结合,重新整体性认识二氧化碳。4.联系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做一个“低碳”孩子,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教学活动4(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二氧化碳有哪些更深刻的认识?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把二氧化碳和氧气做一个对比吗?教学活动5(五)课外延伸,促进思考。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启发思考。1.留疑: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碳酸还是柠檬酸?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2.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镜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