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合金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综合思考例现有铁和铜组成的合金共a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研成粉末状后全部投入含bmolHNO3的稀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且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试回答下列问题:(1)随HNO3用量的增加,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残留固体的成分依次有六种情况,请用粒子符号填写下列表1空白:①②③④⑤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Fe2+Fe2+、Cu2+Cu2+、Fe3+残留固体成分Fe、CuCu(2)若残留固体只有铜时,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为(填粒子符号);若合金全部溶解,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为(填粒子符号);(3)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2+、Cu2+时,b的取值范围(用a,x表示);(4)当x=0.5,且溶液中Fe3+与Fe2+和物质的量相等,在标准状况下共产生672mLNO。则a=,b=,分析:在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随着硝酸增加,反应历程可从以下6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1)开始时,铁铜过量,由于氧化性HNO3(稀)>Fe3+>Cu2+;还原性Fe>Cu,故HNO3只能将铁部分铁氧化成Fe3+,生成的Fe3+又将Fe氧化成Fe2+,本身也被还原成Fe2+,故此时,溶液中阳离子为Fe2+,铁铜过量,可看成只发生反应①③(见表2,下同)。表2:①Fe+4HNO3=、Fe(NO3)3+NO↑+2H2O②3Cu+8HNO3、=3Cu(NO3)2+2NO↑+4H2O③2Fe(NO3)3+Fe=3Fe(NO3)2④2Fe(NO3)3+Cu=2Fe(NO3)2+Cu(NO3)2⑤Fe+Cu2+=Fe2++Cu氧化性:HNO3(浓)>HNO3(稀)>Fe3+>Cu2+>、Fe2+;还原性Fe>Cu(2)随硝酸量的增加,生成的Fe3+刚好将铁全部氧化,此时溶液中只有Fe2+,残留的固体只有铜,可看成只发生反应①③。(3)随硝酸量的增加,生成的Fe3+(量更多了)将余下的铁全部氧化后还有余,多余的Fe3+将部分铜氧化,此时溶液中只有Fe2+、Cu2+,残留的固体是铜,可看成只发生反应①③④。(4)随硝酸量的增加,生成的Fe3+(量更多了)将余下的铁和全部的铜完全氧化,或硝酸将全部的铁和部分的铜氧化,生成的Fe3+将余下的铜刚好全部氧化,此时溶液中只有Fe2+、Cu2+,无残留固体,可看成只发生反应①③④或①②④,(5)随硝酸量的增加,生成的Fe3+(量更多了)将余下的铁和全部的铜全部氧化后还有余;或铁全部生成Fe3+,此Fe3+将全部的铜氧化且有余;或硝酸将全部的铁氧化成Fe3+,并将部分的铜氧化,Fe3+又将余下的铜全部氧化且Fe3+有余,此时溶液中有Fe3+、Fe2+、Cu2+,无残留固体,可看成只发生反应①③④或①④或①②④。(6)随硝酸量的增加,硝酸直接将铁铜全部氧化或硝酸有余,此时溶液中有Fe3+、Cu2+(H+),无残留固体,只发生反应①②。解析:(1)表1中随HNO3用量的增加,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残留固体的成分依次有六种情况,与反应6阶段刚好一致,故依据6阶段就可完成表1得:①②③④⑤⑥1溶液中的金属离子Fe2+Fe2+Fe2+、Cu2+Fe2+、Cu2+Fe2+、Fe3+、Cu2+Cu2+、Fe3+残留固体成分Fe、CuCuCu无无无(2)若残留固体只有铜时,则铜可能全部留下或部分留下,故可能是第2阶段,也可能是第3阶段,所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为Fe2+或Fe2+、Cu2+。若合金全部溶解,则可能是第4阶段,也可能是第5阶段,也可能是第6阶段,所以溶液中金属离子为Fe2+、Cu2+或Fe3+、Fe2+、Cu2+或Fe3+、Cu2+(3)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2+、Cu2+时,反应处于第3阶段或第4阶段。第2阶段结束时消耗硝酸的量可依据物料守恒来计算,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体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加上体现氧化性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依据匹配原则,1molFe2+匹配2molNO3-,所以体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为2a(1-x)mol,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金属失去的电子等于硝酸得到的电子,所以体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2a(1-x)×,所以b=2a(1-x)+2a(1-x)×=a(1-x),而实际消耗的硝酸比第2阶段结束时要多的,故b>a(1-x)。第4阶段结束时消耗硝酸的量b=2×a+2×a×=a,故a≥b>a(1-x)。(4)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0.03mol,溶液中n(Fe2+)=mol,n(Fe3+)=mol,n(Cu2+)=mol。依据电子守恒可得:0.03mol×3e-=mol×3e-+mol×2e-+mol×2e-=0.09mole-,得a=0.04依据物料守恒可得:bmol=()mol+0.03mol=0.12mol答案(1)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