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的变化”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P31~32练习七5~10题。共几课时课型练习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教学资源1、课前把全班同学合理分组,并明确分工,强调合作。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准备8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以及10盒同样的火柴盒。预习设计一、提纲:1、用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变化?2、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你有什么发现?3、如果用3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变化?表面积比原来少了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4、预习:p36~37,进行一定操作并思考相关问题。二、学习体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交流预习作业。2、预习质疑,认定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活动一:拼拼算算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操作、再思考。初步体会表面积的变化。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操作实验。体积不变,都是2立方分米,表面【板块一】这节课需要大家动一动、想一想、画一画,研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板书课题)【板块二】1、看,老师这儿有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就是------?体积就是----?再拿一个同样的正方体,现在表面积总共是--?体积是---?2、老师把这2个正方体拼成了------?长方体。提问: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和刚才2个正方体,表面积和积变小了。讨论:表面积为什么会变小呢?少了哪2个面?指一指是哪两个面。活动二:自主学习1、小组合作: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排成一排,这样拼成后的长方体与刚才3个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变化。2、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汇报3、根据要求自己动手操作后填写下表。试试看。出示表格,提醒学生把相关数据及时填在表中,并交流填写结果。正方体的个数23456……10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1218243036……60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246810……18拼成后长方体的体积永远不变(填完后交流汇报,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4、学生交流:每多一个正方体拼,表面积就会减少2个正方形的面积。学生总结规律。5、给予充分时间让学生讨论: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中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正方体的个数—1)×2=减少正方体面的个数6、学生尝试利用规律进行计算:(18—1)×2=34(个)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体积是怎样变化的呢?追问:那么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排成一排,这样拼成后的长方体与刚才3个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师:那如果我,还是用同样的小正方体4个、5个、6个…….甚至更多,排成一排,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情况。追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你能用一条公式表示,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中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吗?师:如果说是18个相同的正方体排成一排,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积应比原来减少了几个面的面积?【板块三】活动三:用2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变化情况。学生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2个相同的长方体(即牛奶盒)拼成大的长方体,围绕学习菜单试试看独立完成:①:你能拼成几种?拼成长方体后体积变化吗?②:每种拼法减少的表面积一样吗?为什么?③:哪种拼法的表面积最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术交流操作所得。④:算算拼成的3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比原来减少了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完成。围绕4个问题,交流汇报。“包装最省纸”就是-----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活动四:用6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学习菜单:①:有哪些不同的拼法?②:不同的拼法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