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1.会简述细菌的发现。2.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等主要特征。3.通过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说明细菌无处不在。4.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认同细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教学重点: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2.细菌的生殖。教学难点: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教学方法:四字六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督预示标1、导入新课:(出示植物腐烂图片)日常生活中这些腐烂现象与哪些生物有关呢?2、预习检测1、17世纪荷兰人制成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让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2、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采用了瓶来做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而是的细菌造成了肉汤的腐败。他还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3、细菌细胞内不含,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3、出示学习目标:(1)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2)通过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说明细菌无处不在(3)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二、自学梳理自学提示一、认真阅读教材P72-73,完成下列问题:(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3)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及作用是什么?(5)从细菌的结构上看,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三、小组答疑1、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自学梳理内容,讨论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或问题2、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四、展示评价1、细菌的主要形态是:球状、杆状、螺旋状2、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细胞壁外面有荚膜、鞭毛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4、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它们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自学提示二、认真阅读教材P74,完成下列问题;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2、芽孢是怎样形成的?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细菌无处不在?小组答疑:小组根据自学梳理内容,讨论解决展示评价:1、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2、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对不良的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3、细菌繁殖速度快,有些细菌还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芽孢,细菌和芽孢又小又轻,便于各种媒体携带传播,因此细菌无处不在五、联系拓展: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你们设计了下列运用拓展题,请你们认真完成。1、“微生物之父”是:()A、罗伯特•虎克B、列文•虎克C、路易斯•巴斯德D、沃森2、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细胞质3、细菌是以什么形式来对付不良环境的?()A、冬眠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C、形成芽孢D、形成生殖细胞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_。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5、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A、细菌的个体_______B、细菌是进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C、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6.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六、总结导预: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请你总结一下。2、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真菌》,了解真菌的种类、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板书设计第二节细菌一、形态1.个体十分微小2.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3.都是单细胞个体二、结构1.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有些有鞭毛、荚膜,有些能够形成芽孢。三、营养方式:异养四、生殖方式:分裂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