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课程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回忆: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生理特征如植物的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性状的形成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和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问题探讨1、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粉色2、你同意上述的观点吗?(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了!豌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豌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豌豆豌豆::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狗的卷毛和长毛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2、无耳垂图2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1、有美人尖2、无美人尖图4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豌豆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2、豌豆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3、豌豆的花冠较大,便于进行人工杂交工作。4、后代数量多、繁殖周期短等孟德尔经过仔细的观察,选择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做试验。多对相对性状首先对每一对分别研究豌豆:人工杂交实验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去雄授粉提供花粉——父本接受花粉——母本套袋套袋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相关概念P×(杂交)矮茎高茎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一、一、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研究①在F1代中,矮茎的性状为什么不见了?×(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7872773:1②你替孟德尔想想用什么办法证明决定矮茎性状的物质是否存在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你试着猜测后代可能会出现那些性状?实验结果: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2.F2出现了性状分离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相关概念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D表示)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d表示)隐性性状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才能决定生物的性状纯种高茎豌豆:DD(显性性状)纯种矮茎豌豆:dd(隐性性状)F1高茎豌豆:Dd(显性性状)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请试着用假说画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实验遗传图解控制控制Dd×DdDdDDDdDdddDD×dd高茎矮茎P配子DdF1Dd配子F2高茎高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