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境界简单·有效·智慧王永提高境界,努力再三转变观念了解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什么是数学?与其把数学看成教科书上呈现的结论,不如把数学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活动。人类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一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满足人类生存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动力。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数学观念与自信心,无一不是数学活动过程的产物。什么是数学教学?与其由教师讲授数学定论的知识,不如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与他人合作,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不是创造数学,而是创造数学化;不是创造抽象,而是创造抽象化;不是创造形式,而是创造形式化。问题情境为什么重要?问题情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环境;问题情境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条件;问题情境是数学活动的发动机。问题情境是数学活动的心脏;什么是好的问题情境?情境简单,需要时容易布置情境,操作情境;衔接学生已有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兴趣或欲望;便于学生结合情境解释自己的想法。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是布题者,不是解题者;帮助每一个学生理解题意,是放手让学生探索之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与其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因此,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想法。因此,教方法,更要教想法——启迪智慧。课本的作用是什么?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窗口;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会阅读(对话),认识数学意义与数学文化的文本。数学课本是提供问题情境引领数学学习的资源;数学课本是使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系统、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最需要更新的观念是什么?“教都教不会,还想自己学会?”“学生是教会的,不是自己学会的。”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否定了这些观点的合理性、片面性。杜郎口教学改革的起因杜郎口教学改革的动力杜郎口教学改革的价值最需要反思的观念是什么?不要老师教,学生都能学会吗?课本让学生先学,老师还教什么?知识可以分成如下三类: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不教学生不会,教师教了学生才会。教师教了,学生也学不会;教与学是什么关系?以学为主,多学少教,以学定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先学后教。简单的课堂课题引入——快、趣问题探究——慢、透课堂练习——精、巧——戴曙光有效的课堂学生参与面广教学针对性强教学目标明确经历过程方法习作有质有量智慧的课堂出现不同观点引发辩论的课堂;有学生提问、质疑的课堂;超越了课本的解题策略或算法的课堂;鼓励用个性化的语言描述概念、过程与方法的课堂;针对数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深入反思的课堂。课堂教学三要素自读——课堂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学会不需要教的内容探究——课堂教学的常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反思——课堂教学的升华思考数学本源体会数学思想生成数学观念不是创造数学,而是创造数学化⒈布置情境,操作情境,解决问题。⑴笑笑一只手拿几只笔,在本子上画几个圈;⑵她另一只手拿几只笔,继续在本子上画几个圈;⑶数一数,一共画了几个圈?⑷想一想,所画的这些圈表示什么意义?⒉引入算式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算式的几个阶段引入算式记录解决问题得到的数学事实,理解运算的意义;用算式记录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或问题;用算式记录直观探索算法的过程与结果;算式本身成为思维的对象、思维的工具和手段。不是创造抽象,而是创造抽象化实际问题怎样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算式最初是用于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发展到用算式记录问题,把实际问题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直观算法怎样发展到抽象算法?利用具体材料直观探索算法,再用算式记录计算过程与结果;这是经历了从直观算法到算式表征的抽象过程,培养数字计算的心理意象,为摆脱直观对数字符号进行抽象运算打基础。不是创造形式,而是创造形式化语言是思维的形式。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