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操作说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目录一、学籍注册管理二、问题学籍处理三、关键数据变更四、学生转学管理五、学籍其他异动六、毕业升级管理七、招生入学管理八、系统其他应用九、各级用户参数设置一、学籍注册管理1、学籍信息采集范围采集以下所有学校的学生:我国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和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根据学籍管理办法“籍随人走”的规定,特别强调,在全国学籍系统中,学生实际在哪所学校就读,就应该在哪所学校建立学籍。开始学校派发纸质采集表学生或者家长填报班主任核对信息学校学籍主管领导核实信息学生信息录入Excel模板学校打印Excel模板学生信息家长、学生确认签字结束2、纸质数据采集流程数据采集的三次确认,保证数据的真实及准确性。3、Excel模板录入红色字段必填,黑色字段选填。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户口所在行政区划代码取前六位,后六位补0。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可不填省份号码,但需填写无身份证号证明。模板检查,如有错误,可查看错误信息。4、学籍注册管理流程图开始学籍录入学校主管领导核办学校上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办结束问题学籍5、注意问题5.1、关于年级班级年级信息中包含教育阶段、所在年级、年级名称、入学年份、年级状态。其中所在年级:指的是常规的年级名称,比如小学一年级、初中二年级等。年级名称:以教育阶段和入学年份为基础信息,如:初中2014级。班级信息中包含班级名称、班级类型、班号、学制、是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班主任姓名、校区。其中:班级名称:教育阶段+入学年份+级+顺序号+班。校区:如果有分校区,可以选择校区信息。5.2、关于学籍建立的三种情况在校生注册:该功能在首次数据采集完成后,由省级部门控制该功能的开启和关闭。新生注册:学前数据进入学籍系统;部分新生数据录入。来华归国学生注册:由各省自行规定接收条件,为来华学生及归国人员学生建立学籍。5.3、学籍号生成规则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正式学籍号:有身份证号: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J+身份证号生成规则。6、常见问题对无身份证号的同一人有可能产生一人多学籍,如何控制?回复:目前全国学籍系统只能通过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组合查重的方式,从技术上来判断是否重复,如果通一个学生采用改变学生属性的方式,比如说姓名相同,但性别、出生日期不同,从系统中是判断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行政上严格的核办才能判断,这也是部里要求在纸质数据采集时需要班主任、学校主管领导、学生及家长三次确认的原因,尽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校生录入后,出现‘未查重’的问题,导致无法上报审核。回复:1、系统可以配置“即时查重”开关,由省级账号控制。2、可能是由于非正常断电、关闭服务器等原因,造成查重调度服务关闭,如出现该种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学籍注册管理流程图(进入演示系统)开始学籍录入学校主管领导核办学校上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办结束问题学籍二、问题学籍处理问题学籍类型及处理方式:身份证号错误:该类处理方式是变更和删除。有身份证号的学籍重复:该类处理方式是佐证、变更和删除。无身份证号的学籍重复:该类处理方式是佐证、变更和删除。1、问题学籍处理流程图开始学籍管理员提交删除申请学校主管领导核办结束如果确认删除的是学籍主管部门已核准后的问题学籍,则需要学籍主管部门核准后,才能成功删除。1.1、问题学籍删除开始学籍管理员提交变更申请学校主管领导核办结束学籍主管部门核办1.2、问题学籍变更问题学籍变更核准后,系统会自动再次查重,查重没问题后,才会成为正式学籍。开始学籍管理员提交佐证申请学校主管领导核办结束学籍主管部门核办1.3、问题学籍佐证如果双方学校及学籍主管部门都确认辖区内的学生无误,且核办都通过,则需要其共同上级进行最后的仲裁。如果有身份证号,且身份证件类型为“居民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