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折形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科学知识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教具准备小刀、图画纸、胶带、鸡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1、谈话:(教师出示蚌壳、螺壳、蛋壳等实物,蜂巢、房屋等图片)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3、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学习新课2、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3、谈话:薄薄的纸片能改变成各种形状,如方形、六边形、圆形、三角形纸筒等。因为纸比较薄,稍微用力它便会弯曲。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它就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力。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4、谈话:刚才仅仅是我们的预测,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5、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放在上面的重物应该怎么样?6、讲述: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好我们就用我们的书作为重物。如果在某一个形状上放了3本本子,它塌下去了。那么,这个纸筒的承受力是多少呢?7、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8、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9、谈话:你们也想感受一下吗?学生动手感受鸡蛋的承受力。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1、讲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作业设计完成书后作业板书设计1、折形状预测实际圆柱体四棱体六棱体三棱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