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组2014—2015年模拟坊√庾é时间:20分钟分值:42分题组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9)“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2.(2015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13)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的不同点有()①资金来源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③办厂地点④是否使用机器生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4北京西城质检,38)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大生纱厂4.(2014山东滨州一模,39)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材料三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其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及其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4分)题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4)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6.(2015四川资阳质检,5)1901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C.认识到工业强国的重要性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7.(2014天津和平质检,6)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B组2014—2015年模拟诽嵘庾é时间:20分钟分值:3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2015北京西城质检,40)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京师同文馆C.创办轮船招商局D.建设近代海军2.(2015贵州贵阳一模,6)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况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作物种植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1843年1855年茶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