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击高考]:本单元涵盖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为考点的内容主要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的建立、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本单元要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影响;德、意、日法西斯的上台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评价;英法美苏等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及影响;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影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摆脱危机的道路。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世界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斗争,但由于英法美苏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终于使局部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通过对这一时期基本历史特征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本卷概要]:本试卷是单元测试题,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注重考查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本试题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入手,考查了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选择的不同政治道路,接着考查法西斯的侵略和各国面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不同策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试题突出了对“走向战争”这一历史特征的认识。通过对本单元这些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有了一个总体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比、分析、阅读理解、判断等方面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应试技巧。本试题题量适当[试题全解]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垄断资本家如临深渊。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道路。据此回答1-6题。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D)A.各国都存在着生产过剩与市场缩小之间的矛盾B.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有着决定性影响C.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在加快D.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防止以偏概全。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但生产的过剩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可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而受到重重阻碍。30年代的美国虽然是世界经济霸主,但美国经济不可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只能是世界经济溶为一体的结果。[答案]D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①法西斯势力猖獗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政治民主化与经济一体化内容的理解。法西斯势力是极权势力的代表,与民主政治背道而驰,示威游行是公民的民主权利,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和加紧对别国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贸易壁垒和加剧与被掠夺国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一体化。故答案为C。[答案]C3.1936年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纳粹上台之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B罗斯福政府广泛推行“以工代赈”C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进行国际经济合作[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抓住“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