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C-12;K—39;O—16;Cl—35.5;N—1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为人类增产粮食、消除饥饿做出巨大贡献的化学成就是()A.金属冶炼B.合成氨工业C.石油工业D.海水综合利用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B.34C.44D.783.下列物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A.RbB.KC.NaD.Li4.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⑥紫色石蕊试液A.①②③⑤B.①⑥C.①D.②③④⑤5.已知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金属元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98B.中子数为82C.与为同素异形体D.Ce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406.大约4000年前,埃及人已经用硫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硫漂白布匹。在古罗马著名诗人荷马的著作里讲到硫燃烧有消毒和漂白作用。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①潮湿的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7.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到周围空气里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是()A.NaOHB.NaClC.H2OD.NaHCO38.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9.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3周期第ⅤA族B.第5周期第ⅢA族C.第4周期第ⅢA族D.第4周期第ⅤA族10.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A.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手上,应先用布擦,再用水冲洗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能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4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某元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D.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12.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和X代表原子序数),其中X为53的是()A.B.C.D.13.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A.3:1B.1:3C.1:2D.2:114.有一充有20mL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1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A.2∶3B.3∶2C.1∶4D.4∶115.下列反应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6.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过量的铜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铜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的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17.1molCu和1molC分别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组反应中浓硫酸只做为强氧化剂参与反应B.两组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相同C.被还原的硫酸量不同D.Cu与浓硫酸反应消耗的硫酸量更多18.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9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第三列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C.第18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只有第二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