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提醒:高考前十天梳理“错题库”今天离高考还有整整十天。东城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赵大鹏、薛川东、郝澎等8位主持人提醒考生,现在到了收缩战线、梳理“错题库”的时间了,切忌盲目套题训练,一味扩张。今年高考是最后一届使用旧教材的高考。虽然本市是首次五科全部单独命题但仍会承袭前几届高考模式、保持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要求基本稳定。因此最后十天切忌做难题、偏题、怪题、创新题。也不要押题下赌,心存侥幸,或者过分紧张,打击自信心。当务之急是梳理“错误”,建立“错题库”,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经过一年时间的复习,考生做了不少练习,如期中练习、期末练习、模拟练习等,在考试前将这些练习题加以整理,是一种临考前的高效复习方法。具体方法是,将自己做错的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建立错误原因分析库,找出自己的主要问题,以杜绝再次出错,提高做题正确率。分类来说,数学复习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近年高考试题。掌握各类常见题型的表达模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要做一定量中、低档题。物理基本知识是题海的航标灯,要认认真真看大纲、看课本或精编。英语每天要坚持练听力,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均听30分钟,以求温故知新。语文复习要坚持“热身”以保持“体能”。每天“接触”一套“综合训练试卷”。准备作文时要确定几条发挥自己语言表达优势的写法、路数,准备好若干组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文综地理临考前要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进行“整理”,包括书本、地图、平时的讲义和试卷等,利用“经纬网定位法”定位七大洲和四大洋、世界13个分区、世界上的8个国家、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等。化学复习要系统整理近期做过的各种优秀习题,对做过的题目特别是思路不清答题有错的重点题要逐题落实。特别要注意答题的步骤格式要规范,各种化学用语书写要准确考前十天巧安排考试前十天是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决战前的部署至关重要。1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可以收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等的兴奋度(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不搞剧烈的文体活动。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2一般来说,高考前十天,应主要用来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总的原则是回归基础,形成知识网络,把查漏补缺、解决前面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因此,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这十天的复习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这十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可以进一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以便能在高考答题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让自己的答案做到“八九不离十”。3稳定情绪、修炼镇静、入睡高考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的关系很大,而考生难免会在考试前十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优化情绪的辅助办法有:(1)深呼吸。复习完功课后,做深呼吸。要缓慢、放松,吸完一口气后,略停1秒钟再吐气。如此反复多次。(2)按摩内关穴。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臂内侧内关穴(手掌纹下三横指正中处,通常是表带处),顺时针按摩36次,在心里默念“镇静”,这当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3)坐着或者站立,身体放松,想像着自己淋雨,自我想像下雨将所有的疲劳和焦虑冲洗掉。当然在自己冲凉时,想像着把自己的紧张、疲劳、焦虑冲刷掉的效果会更好。(4)按摩涌泉穴。晚上淋浴完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次数不限,心里同默念“入睡”。也可以在床上将自己的意念用在脚心的涌泉穴,默念“入睡”。4进入全真模拟状态(1)早起半小时和晚睡半小时,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两段时间是最佳的记忆时间。所以这1个小时中,要充分利用。(2)要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开始复习,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和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