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练(四)1.(2018·安徽五校高三联考题)有学者认为,周代社会的上层是“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这种现象()A.催生了高度集中的王权B.弱化了等级秩序C.造成了特权阶层的封闭D.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在宗法制中,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将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按照父系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出现了“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的现象,权力在一家一姓内传递,造成了特权阶层的封闭,故C项正确。答案C2.(2018·河北邯郸模拟)下面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薪炭。三月……可粜黍。买布。四月……可籴穬及大麦。收弊絮。五月……粜大小豆、胡麻。籴穬、大小麦。收弊絮及布帛。A.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D.无需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田庄内部交易涉及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体现了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B项正确;汉代田庄内部交易以满足田庄日常生活为主,与外部市场联系较少,无法体现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B3.(2018·广西梧州、柳州高三摸底)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可知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答案B4.(2018·河北保定模拟)下表为近代山东乡村经济的调查记录。据此推断,当地()莱州草帽辫业“在纽约市场上很受欢迎”潍县猪鬃业“供欧美日本各洋行购买……每年出口总值在百万元以上”烟台花边业“产品全供出口”、“每人每年可得收益300元”招远粉丝业“现为重要的出口货”,“农村生活程度及经济情形极为景气”A.手工业逐步近代化B.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农业生产收益下降D.农村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解析根据材料,草帽辫业、猪鬃业、花边业、粉丝业,出口受到国外的欢迎,对外贸易量扩大,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与国际市场日益联系紧密,故D项正确。答案D5.(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版业兴起了出版新式教科书的热潮,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教科书采用西式拼音法对生字注音,课文的选择也尽量口语化。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唤醒了民族情感B.“全盘西化”深入教育领域C.文学革命对此起了推动作用D.封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消失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教科书的通俗化是受文学革命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化潮流而不是民族情感,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全盘西化”已深入教育领域,故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6.(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这一认识()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解析随着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开始调整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确定政策深刻的民族性质,其目的就是联蒋抗日,所以这一认识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答案C7.(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题)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年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A.“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B.“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C.农村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解析“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