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2.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上课之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问:刚才同学们听到了哪首歌?谁知道这首歌曲描写了哪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板书课题:14“东方之珠”(齐读课题)2.解释题目:珠(珍珠,美丽,明亮,贵重);东方(我国地处世界的东方);东方之珠(体现人们对她的珍爱)。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里吗?3.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东方之珠”是我国的香港。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二、精读课文。(一)学习最后一段1.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生齐读。2.说说你们想象中的明“珠”是什么样子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语?(理解“璀璨”)3.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什么?(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文,说说知道了什么?2.指名生答。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师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过渡: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相机学习:(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说说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今天正赶上演出呢,都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用波浪线在文中勾出相关的句子。2.指名读第三句和第四句。(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理解:开怀大笑。)3.让我们再来看着课件给你大家介绍这举世闻名的公园吧﹗点题:香港有这么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难怪人们要把香港称作是“东方的一颗明珠”。过渡:表演实在精彩了,让我们都舍不得离去,可是香港的美景太多了,下一站你准备去哪儿?(浅水湾)(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你为什么想带我们来到浅水湾?2.说说有几句话?3.指名读句子,学习第一句。4.学习第二句。请你们轻轻地读,慢慢地想,细细的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这一切真是太美了!抓住“漫步”、“沐浴”“倾听”等词来感悟舒服的这种感觉。6.生再读第二自然段。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不就是那东方的一颗明珠吗?(五)学习第四自然段1.男生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觉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样?2.指名说,你觉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相机出示画面帮助理解。3.小组读文。(六)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图,生读文。说说香港的夜晚是什么样子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是灯的海洋?(两个比喻句)3.香港的灯美得犹如焰火从天空溅落到人间,多得好似闪光的长河不停地在奔流。生读文,读出感受。4.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紧紧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这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先总说香港的灯,然后围绕灯展开来说。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总分。5.小练笔:试着用总分的关系写一段话。(1)课外活动时,同学们生龙活虎。(2)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四、总结升华1.一天的香港旅游结束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香港的沙滩、公园等地方的景色是如此的迷人,物产又这么丰富,同时香港还是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香港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3.香港的过去伴随着屈辱,一百多年前,它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成为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