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个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请同学们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同学们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Fe-56Cu-64P-31Ca-40第I卷(选择题,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1.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这句话里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A.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B.活性炭、SO2和Na2O2都具有漂白作用,且漂白的化学原理相同C.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Na2FeO4杀菌消毒均属于化学变化D.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2.5mL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B.1.8gNH4+与2.3gNa+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AC.7.8gNa2S固体和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D.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4、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粗硅SiCl4SiB.Mg(OH)2MgCl2(aq)MgC.Fe2O3FeCl3(aq)无水FeCl3D.AgNO3(aq)[Ag(NH3)2]OH(aq)Ag5、由铝屑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1,最少需要消耗HC1和NaOH的物质的量为()A.3mol、3molB.1mol、1molC.0.75mol、0.75molD.0.25mol、0.25mol6、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Na+>Mg2+>Al3+>F-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C.酸性强弱:Al(OH)3NaCl>Na>CO27、已知反应10AgF+5Cl2+5H2O=9AgCl+AgClO3+10HF+O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5B.当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时,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18molC.每产生1molO2时,被氧元素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D.参加反应的水有2/5被氧化8、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干燥气体B.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氧化铝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硅,用足量的稀盐酸溶解后过滤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通入稍过量的Cl29、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10、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3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1、烧杯中盛有100mL0.1mol/L的NaHSO4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烧杯中某些物质(或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Ba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曲线c表示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C.加入Ba(OH)2溶液5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D.加入Ba(OH)2溶液大于50mL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1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装置可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C.图3装置可测量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D.图4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1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03只作氧化剂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14.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