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冈中学高三语文2011年2月20日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师版)编写:陈庆元审核:郭大根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呈现形式一样,都是三道主观表述题。分值为18分。实用类文本从2008、2009两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人物传记一直占主要地位,从2011年江苏省《考试说明》来看,今后复习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访谈类文章的阅读。题型与赋分:2008年为二个客观选择题+二个简答题共设四个题,赋分值为18分(两道3分选择+两道6分简答),2009年进行了微调,赋分值为15分(一道3分单选+两道6分简答)。2010年题型和赋分与2009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命题样式稳定,赋分渐趋合理,调整幅度不大。2011年赋分值为18分(三道简答)。考点设置:客观选择题均考查文本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解读,文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简答题考点设置一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同时增加了对文本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的考点考查。考点阐释: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能力层级要求是: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章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分类指导:一、传记(重点)(一)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传记有史学性的,也有文学性的。一般说来,前者强调事件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像和细节虚构。二者虽然略有区别,但在写作上有着共同的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原则。(1)真实性。写传记首先要实事求是,内容真实准确,不夸大或缩小及生搬硬套,其次感情要真,1大冈中学高三语文2011年2月20日要求作者真诚、坦率,不受拘束。当然文学性传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允许其中有虚构的成分,不过这种再创造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要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2)概括性。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要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很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二是对人物的事迹描写要有选择,也就是要选择能够概括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3)通俗性。就是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4)时代性。优秀的传记作者由于做到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所以留在传记中的人物都具有时代特色。(5)人物的个性。读优秀的人物传记,犹如参观罗汉堂。众多泥塑,面目不一,神态各异。一些传记之所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是因为传记家们懂得和善于处理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二)传记属于纪实类作品,作家在反映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经过思想的提炼和艺术的加工,总是力图通过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具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人物,来反映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揭示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深层原因,探求人物对于历史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典型意义。解答传记类文章试题时,要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因素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影响;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和内心的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启示。因而,在训练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五点:(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