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古诗文名句默写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的美好祝愿。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衔觞(shāng)黔娄(luó)晏如(yàn)宫阙(quē)B、媵人(yìng)烨然(yè)绮户(qǐ)叱咄(chì)C、曳屣(yì)缊袍(yàn)负箧(qiè)皲裂(jūn)D、惶恐(huáng)嗜好(shì)寥落(liào)箪瓢(ch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策之不以其道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B、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5、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二、阅读·品味(一)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8—11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8分)(1)不慕荣利()(2)性嗜酒()(3)既醉而退()(4)晏如也()9、翻译下列句子(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0、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11、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二)阅读韩愈的《马说》文,并回答12—15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有“/”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安求其能千里也?食之不能尽其材。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一食或尽粟一石()14、下面各组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15、本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三)阅读《赤壁》,完成1~5题。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一诗的作者为_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2.这首诗按体裁来划分属于__________。3.“戟”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4.这首诗前两句是写实,后两句是由眼前景而联想到的,所以是写______。结尾两句是对周瑜的嘲讽,意思是_____,用的是_______语气。5.这首诗歌,作者借历史事件,抒发了_______感慨,旨在表明________。(四)阅读《水调歌头》,完成1~10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