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创新训练解析一、选择题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上长期领先于世界,取得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1~4题。1.(2005年扬州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秦汉文化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西汉时,天文学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B.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预测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C.《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两三千年间的历史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能预测地震,只能在地震发生后知道地震发生的方位。2.宋元时期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是()A.发明了印刷术和火药B.中国古代历法体系开始成熟C.有了总结性的工艺百科全书D.出现了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解析:A项干扰性较大,印刷术和火药均出现于唐朝,非宋元时发明。D项指《梦溪笔谈》,产生于宋元时期。答案:D3.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①李时珍②毕升③蔡伦④郭守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4.明朝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科技著作,这些著作()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②包含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③内容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准确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朝时的四部总结性科技著作并未包含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因此④不正确。答案:B近代时期,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回答5~9题。5.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解析几何学的创立B.电磁学的成就C.“太阳中心说”的提出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科学”这一概念的认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也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答案:D6.开辟了人类生活新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A.瓦特研制改良了蒸汽机B.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磁感应现象D.爱因斯坦提出物理学相对论解析:正确理解题干中“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和进而研制电动机创造了可能,为开辟电力时代创造了条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故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7.英国科学家波义耳之所以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A.通过化学反应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B.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C.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D.确立了物质的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解析:本题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从宏观方面勾画出了17~19世纪化学发展的轨迹,具有较好的综合性。17世纪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没有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化学只能是中世纪的巫术而不能成为科学,所以波义耳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答案:B8.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理论正确的是()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B.居里夫人发现镭C.道尔顿的成就D.林奈的成就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理论的意义,一是它的科学预见性,二是它对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而居里夫人发现镭这种元素,证明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预见是正确的。答案:B9.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原子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日趋密切C.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注意选“不正确”的。A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而非原因。答案:A先秦时期的诸家思想相互批评和吸收,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几种主张中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11.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A.《春秋》B.《尚书》C.《论语》D.《道德经》答案:C12.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