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VIP免费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_第1页
1/4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_第2页
2/4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_第3页
3/4
回归教育的本质:无为而无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本书的主旨是主张“无为”教育的,作者格非却有为得很,动用了全国100所知名的中小学校校长来联名推荐他的书,这其中有多少是主动和出于真心的,我们不得而知,只觉得噱头十足。其实,一本好的书,无需推荐、夸耀,自有人会欣赏它,即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乍一看令人惊讶、咋舌,不得其解,其实出版者(或者是作者自己的意思)在书名的下面早做了注解: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如此按捺不住的解释,消除了看者的误解:“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教育”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者教育行为。而我们知道,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不仅是无效的、无用的,甚至可能有危害所以,我以为,作者提倡和宣扬的是“无为”的教育,用另一位学者的话说,是“保守、无为、不折腾”。当然,这里所谓的“保守、无为、不折腾”,并不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或者固步自封、毫不作为,而是告诫我们不要盲动、蠢动,我们需要的是慎动、慎行,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慎动、慎行。——对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许多的孩子们,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我们现在从事的应试教育,就是以分数评价作为主要方法的。虽然现在从上到下做了许多表面功夫,我想明眼人应当承认,我们骨子里实行的还是以分数评价为主要方法的应试教育的。甚至有的领导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遮遮掩掩了,而是明目张胆地重新提倡考试评价。这似乎是符合教育实际的,因为中考、高考机制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卸下,分数评价法永远不可能消除。所以,作为中庸思想的继承者,有人提出“光明正大搞应试,旗帜鲜明抓素质”的口号,并躬身践行着。但作者认为,分数评价方法与人的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因为人的发展是呈模糊状态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有共识,而分数评价的逻辑是强行分析的逻辑。因此,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为以学习状态为中心的学习质量阶梯体系,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符合教育运行规律和真正为孩子们将来着想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体制要改革,我们广大教育者的理念也要更新。这种理念上的更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希望我们广大的教育者,要:做“火柴”,不做“蜡烛”;“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而不做“陪跑者”。这是对以往的教师职业认识的完全颠覆,却契合了当今新课改下的理论内核。以往的广大教师,一边过着清贫的生活,忍受着低劣的待遇,一边却被捧到天上去,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什么“甘为人梯”,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那些想捧杀教师的人,很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在实践中,对于教师的工作,也不求理性科学,不求高格精深,只要你不惜时间精力地奉献自己,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广大家长、学生、乃至领导、机关,都会“感激涕零”了。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没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反而让许多聪慧灵动的学生衰变成行尸走肉一般的书呆子和伪劣产品。怪不得有学者讥讽道:之所以有几个你们眼中的调皮鬼最终变成富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就是因为他们没被教师毁坏掉!鉴于如此,加上对于传统教学观的检讨,作者期望我们不要做“蜡烛”,如果做“蜡烛”,终有一天将会耗尽自己的能量,而如果做“火柴”,一旦点燃学生心中那永远不灭的智慧的火花,它将永远地光耀下去;作者期望我们不做“法官”,因为“法官”是冷冰冰的判决者,站在孩子对立面,而如果做“律师”,则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他们的辩护者,给他们以安全感;作者期望我们不做“园丁”,因为“园丁”很可能会破坏盆景原材的天性,扼杀原材的愿望和自由而如果做“农夫”,“农夫”都会千方百计地顺应作物的天性,为它浇水、施肥、除草、看护,希望它茁壮自然地成长;作者还期望我们不做“陪跑者”,因为“陪跑者”干得很累,而且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人生的终点,是吃力不讨好,而如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