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高三化学2008年10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8题,共63分,第Ⅱ卷为19-26题,共87分。全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表格里;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u:64Na:23C:12N:14第I卷(共63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1、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近20年来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2H+的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1H216O和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2、汶川大地震告诉人们应该懂得一些在突发灾害时逃生、自救的手段。例如,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运用错误的是①Na2O2与CO2反应放出氧气:矿山、坑道等供呼吸之用②各种金属单质特殊的焰色:节日焰火③三聚氰胺含有化合态的氮元素:补充人体蛋白质④氢氟酸有强腐蚀性:雕刻玻璃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0.3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在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做成燃料电池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D.每生成18g水,该反应转移2mol电子5、美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W的电力。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C.电路中每流过10mol电子,标准状况下约有11.2L丙烷被完全氧化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4H2O6、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格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研究气体在固体表面反应的化学已经成为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重要领域。下列不属于气体与固体作用的表面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合成氨工业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铁催化剂的表面转化成氨气B.汽车中装有的催化器,能将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C.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化剂在催化剂表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D.加酶洗衣粉的乳化作用能将衣物纤维表面的油渍洗去。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8、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铝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Al13和Al14的性质与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当这类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又称为价电子)时最稳定,在质谱仪上可检测到稳定的Al13-、Al14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l13与Al14互为同素异形体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C.Al14与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HI=Al14I2+H2↑D.Al13在一定条件下能和镁作用生成Mg(Al13)29、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以表示为:v=k[c(H2)]m•[c(Cl2)]n。式中的k为常数,m和n的值以可用下列表中数据确定之。c(H2)(mol/L)c(Cl2)(mol/L)V(mol/L·S)1.01.01.0k2.01.02.0k2.04.04.0k由此可以推得,m和n的值正确的是A.m=1n=2B.m=1/2n=1/2C.m=1n=1/2D.m=1n=1二、不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