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是爱,宽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则认为,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在很多时候,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心慈面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如果班主任亲疏有别,对班干部等特殊学生放松要求,会致使班风不正,人心不齐有令不行的,这是作为班主任行不通的。在实际工作当中,注意把握“严与松”的尺寸,对待学生严中有爱,即宽容又不放纵。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因而,信任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经过几年的实践,出以下工作方法:1、及时教育。一般讲,学生做错了事,应及时教育,即时效性。而教育的效率也因为及时教育而充分体现出来。如果我们不懂这个道理,在事情发生后过了一段时间再教育,会使学生失去真实感。当然,作为教育者,对任何学生应平等对待,对好学生的错误与较差学生的错误,要一视同仁,绝不因人而异,当然,教育的方法可以是多种的。2、不重复教育。一般地讲,学生犯错误后,第一次批评很惊醒,第二次批评触动性较差,而第三次批评则无所谓了。所以学生犯错误,应当避免多次重复教育。不要今天批评了,明天又批评。任课教师批评了,班主任再批评。一个专受批评的学生,批评到后头就无所谓。等到学生无所谓,那才是教育者的悲哀。而且反复批评,会使心理敏感性较强的学生易产生不幸。3、小范围批评。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发生的错误一能及时解决,二能给学生机会,我以为确实有道理。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给予一定范围内的批评,如个别批评,小范围批评,班级内批评,既能使学生从批评中懂得道理,又使犯错误的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一有错误就放到教导处去,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恐惧感和不信任感,这对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是不利的。4、用心去爱,用理去晓。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重要的是育人。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教育。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动之以情”,而且要“晓之以理”;用爱温暖他们,用情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但同时,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是一门艺术。在工作中讲究艺术,使班主任的工作做得精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