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榆关学区初级中学:陈丽杰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赏?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学习目标】1、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基本史实;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知道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力量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改革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改革创新,更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务导学: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1、背景赫鲁晓夫改革任务导学:2、内容3、结果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4、评价习题演练(2019原创)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B实际未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B任务导学: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结果怎样?勃列日涅夫改革BD任务导学: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戈尔巴乔夫在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措施,产生什么影响?改革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戈尔巴乔夫改革任务导学: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材料展示: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提示:东欧剧变的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各国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体制弊端,成效不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充分发挥出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等。习题演练(2018古冶区二模)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普遍外债沉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效果不佳,有的国家根本不想进行改革......与此同时,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材料主要论述了东欧剧变的()A原因B目的C过程D影响A苏联解体的过程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普京说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习题演练【2019原创】随着人民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谎言和欺骗越来越厌恶,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自然遭遇到空前的质疑,因而苏联解体发生在一夜之间,这一点也充分说明那个貌似强大的政党原本极其脆弱,庞大的躯体早已如同朽木,稍有风雨袭来,就轰然坍塌!()A美苏冷战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苏联解体D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