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概述: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ㄥ”,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并且能找到相关偏旁的生字。2.利用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造句。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第二课时)<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突出趣,寓教于乐,在一种娱乐的环境下认字,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感情。(第二课时)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6-7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2.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拼读能力,能够自己借助拼音的帮助阅读儿歌、小短文;3.在识字方面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借助一些独特的方法来形象的记忆生字,例如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性充分体现在识字的基础上,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表达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例如用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造句等等;4.虽然已经是小学生了,但是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着上课不注意听的习惯,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现象,进而对于老师的一些要求不是很清楚。教学策略的选择:1.本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自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拼音认识,小组合作进行识字交流,运用识字的方式进行记忆;2.教师对学生说不到的地方加以补充,完善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教学资源: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三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ㄥ”,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2.利用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造句。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师:(手里拿着信)今天,动物园的狮子大王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同学们,你们想看吗?生:想师:(打开信,读)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今天动物王国举行了一场比尾巴大赛,小动物们谁也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你们愿意帮帮我吗?生回答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他们比尾巴吧!师: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书空题目(板书—比尾巴),提示巴轻声,看小动物身上那毛茸茸的小尾巴已经甩起来啦!(尾字处理:身上代表的是“尸”,毛茸茸的就是“毛”,合起来就是“尾”)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借助拼音,复习拼音,同时对生字进行初步认识,有正音的作用,同时还能初步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件出示,请出今天比赛的小动物(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出示,结合生活常识来进行识字,这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个积累,同时稍微回顾课文的内容,是对学生阅读的一个检测)3.例举词语娃娃,学生开火车朗读;(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词语的认识和巩固,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形式比较灵活,让学生在一种比较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因为是两列火车一起开,所以一个学生要是回答不到位,还有另外一位进行帮助,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一种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识字)4.通过游戏的方式(走迷宫)例举生字:课文中的“二会字”,学生读准音5.自主识字:交流记忆方式(识字方式),汇报自己喜欢的生字,喜欢的识字方式;(学生说到鸭时,师:鸭,学习鸟字旁,再找一些鸟字旁的字)师:补充,说明鼠(出示自理课件),看图说明字的演变,帮助学生记忆(设计意图:这里的识字教学,首先利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至于要枯燥的识字变得更加的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有了提升之后,我放手要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