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题历史(本试卷11页,共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班学号和试室填写在相应位置,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填写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有人评价说:宋太祖与明太祖英雄所见略同。其理由主要是A.发动兵变,建立政权B.出生平民,乱世起家C.分化事权,高度集权D.重视科举,网罗人才13.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巡抚”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14.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15.“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B.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C.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积极的民主派D.孙中山先生态度的转变16.台湾《中国导报》刊载周玉埕《读近代史感言一一兼谈中国统一》的文章,指出:“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窃感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够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目可待。”这充分说明A.台湾历来就是我国领土B.中国早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D.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17.“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18.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19.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20.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