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农林基地建设湖南/潘聪伶一.疑难解惑1.东北区,东北经济区域(本单元所讲的东北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概念辨析及比较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单元所讲的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是指我国“九五”规划中的七大经济区之一,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称的东北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南界约为3200℃积温等值线。2.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与保护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集中于夏季;气候寒冷,蒸发量小;冻土发育,土壤中水分不易排干。因而沼泽面积很大,成为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些年来,三江平原湿地被大量垦殖,面积逐年缩小。湿地资源的破坏,带来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并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今后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再靠垦殖湿地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对现有的湿地资源要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建设和有效保护。3.美国玉米带与东北玉米带的比较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商品谷物农业;②都有适宜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③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④玉米单产都较高。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我国属国营农场,美国一般为家庭大农场经营;②美国玉米带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③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4.林地、林业、林产、林区和森林(资源)的比较林地是指生长着成片树林(森林)的土地,是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属土地资源范畴。森林(资源)属生物资源范畴,指在广阔土地上生长着的成片林木以及其中的动植物资源。林区指森林分布的区域,如东北林区以及其中的大(小)兴安岭林区、长白山林区等。林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指的是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林木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企业。而林产是林产品的简称,是林业的产物,包括木材、森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脂以及森林中的动物等。二.技巧点拨1.数字记忆法东北农林基地的区域概况可以用七个“三”来概括:三大林区之首、三大平原之首、三类干湿地区、三个温度带(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类土壤(黑土、黑钙土、沼泽土)、三面环山(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三宝”(人参、貂皮、鹿茸)。2.利用表格归纳总结本单元知识零散,内容较多,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从微观的角度把握教材知识。比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较多,其分布是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列表格详细归纳出各种农作物的分布情况。3.紧扣知识主线分析本单元介绍了两项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建设、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纵观教材内容,可以发现一条知识主线,即“优势——问题——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紧扣知识主线分析,将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知识。4.加强知识联系纬度较高、邻近冬季风源地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东北农林基地冬长严寒、夏短温暖的气候特点;降水较多、蒸发微弱形成湿润、半湿润的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在草原与草甸植被下发育了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1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山地和平原兼有,使得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加强上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东北地区的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条件。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