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二中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检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植物有①玉米②可可③甘蔗④葡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列有关17、18世纪殖民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B.主要手段是依靠正常的商品贸易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D.促使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瓦特蒸汽机问世后,城市中工厂林立,从图1和图2中你能感受到其时工厂图1图2①规模大②环境污染严重③劳动生产效率高④使用机器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③4.19世纪30、40年代,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与以西方列强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发生了激烈碰撞。其主要原因是A英国具有侵略扩张的传统B农业文明具有开放性C中国地大物博且资源丰富D工业文明具有扩张性5.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标志着A、世界市场形成B、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C、工业革命结束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基于A.来自苏联世界第二的威胁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7.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下面史实能直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限制盲目生产B.规定最低工资C.整顿财政金融D.调整农业生产8.下图是某同学根据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的内容整理出的知识结构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啦的本质问题是A.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将选择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9.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将调整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其中“英明措施”在新政中指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B.实行国有化C.稳定农产品价格D.以工代赈10.《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银行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11.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2.新政期间,罗斯福进行了四次有名的“炉边谈话”,其中第三次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罗斯福整顿全国金融②复兴全国工业③他鼓励企业主使用“蓝鹰”标记④鼓励士兵搞夜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3.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巨大C.为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团结共同应对14.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15.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