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1I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在相应位置填涂。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及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不能与HNO3、H2SO4等所有的酸反应B.可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C.硅胶常用于做干燥剂D.CO2与SiO2均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均得到相应的酸【答案】C【解析】A、SiO2能与HF反应,选项A错误;B、酸性强弱的比较只有没有外界条件干扰化学反应时才能比较,本题中有高温干扰化学反应,所以不能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选项B错误;C、硅胶具有高活性吸附材料,可用作干燥剂,选项C正确;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选项D错误。答案选C。2.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A、SiO2(Fe2O3),氧化铁溶于盐酸,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过滤得到二氧化硅,选项A正确;B、Mg(Al),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镁,选项B正确;C、NaCl(泥沙),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选项C正确;D、FeCl2(FeCl3),加入铜粉可以把氯化铁转化为氯化亚铁,但同时又生成氯化铜,又引入了新的杂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更需要注意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做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光学特性、生物功能、电学特性、耐高温、强度高C.高温结构陶瓷比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耐高温不怕氧化、密度小等优点D.光导纤维除用于通信外,还可以用于医疗、信息处理等许多方面【答案】A【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性质稳定,耐腐蚀,选项A错误;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具有光学特性、生物功能、电学特性、耐高温、强度高,选项B正确;C、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温氧化物和高温非氧化物(或称难熔化合物)两大类,不怕氧化,密度小,故C正确;D、光导纤维在信息传递方面有很多应用,如内窥镜、光纤通信等,故D正确。答案选A。4.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D.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32Th的质量数是232,故A错误;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Th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故B错误;232Th转换成233U是原子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230Th和232T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同位素。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2O3③AI(OH)3④Al⑤NHSO4⑥A1C13⑦NaA.②③④⑥⑦B.①②③④C.①⑤D.全部【答案】B【解析】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①符合;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②符合;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③符合;④金属铝与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④符合;⑤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不与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