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重庆市垫江第二中学校尹梅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一、宫廷政变——夺得皇位壹探究一唐太宗采取了那些措施促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二、贞观之治——奠基盛世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二、贞观之治——奠基盛世君臣关系材料一: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材料三:“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材料二: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虚怀纳谏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用人思想,他又是怎样选拔人才的?材料一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惟才是与、完善科举君民关系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二、贞观之治——奠基盛世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结合材料和课本指出唐太宗是怎么处理民生问题的?材料二:“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材料体现唐太宗什么样的法律思想?慎用刑罚民族关系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具体是怎么实施的?步辇图开明的民族政策,对突厥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设置羁縻府州;对吐蕃采取和亲。对外关系唐朝政府专门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的使节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唐太宗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积极开放二、贞观之治——奠基盛世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卷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风淳朴、(政治清明)通过下列材料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材料一:民族融合,民族团结630年,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大首领——“天可汗”。唐诗《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材料二: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玄奘西行在唐朝外国人中外交往频繁三、晚年回顾——评说太宗“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探究二:如何理解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三、晚年回顾——评说太宗探究二:如何理解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中外交流,丰富了中国封建文化,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升华】唐太宗在位期间不仅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成为历代统治者学习的榜样。请你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方略对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提示:(可以从用人原则、民生问题、法制问题、处理民族问题、对外交流等角度思考)(要求:1、自选角度。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代表课堂展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执政为民谢谢!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评说唐太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