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三单元·综合探究“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习近平情境一:有一个单位,要在3天的时间里完成10万份产品的检查工作,交给20个人去做,单位负责人开始分任务:一开始,她先把20个人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五人,负责25000份产品的检查工作,3天之内完成,每个人到最后拿的工资一样多,各小组开始了工作。其中,第一个小组的五个人工作都很积极,很快,一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25000份产品的检查,当然,最后有完成5000多份的,也有完成4000多份的,差别不大,也没必要计较,快点干完就行了。而其他小组,由于工作熟练程度的强弱、干活的主动性与否,仅完成工作的25%,于是,负责人就把第一小组分开,分别去了其它三个小组去帮忙,第一小组的人就有的开始不满意了: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完了要义务帮助别人?又不多给我们钱?而其他小组的人见有人来给自己帮忙,于是更加不着急的干活了,反正我不干迟早有人要干,着急干嘛?三天的时间,干完了就行。于是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做,表面看大家一团和气。到最后半天的时间里,负责人看见任务还没有完成,一声令下:再不抓紧时间完成,谁也别想拿到工资。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本来可以一天半就可以干完的活,三天才干完,干的最多的和干的最少的竟然差出了近3000份,而每个人却拿了一样的工资,负责人很满意在规定的时间了完成了任务,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而且每个工人得的一样多,没伤了和气,但是有的工人怨声载道,说下次再也不这样傻干了,有的工人偷着窃喜,心想,下次还这样做,轻轻松松拿着和别人一样多的钱。议论纷纷:议论纷纷:1、你认为这种分配制度真的公平吗?这种分配制度存在什么弊端?会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怎样解决这一问题?1、这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煞了劳动差别和收入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的原则,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每个人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或者每个人平均5000份,先干完先得,如果帮别人去干,也要计酬;负责人得起到实际监督的责任,不能拿工资吓唬人(1)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2)如果你是该单位负责人,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1.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上述现象中,因为分配方案不公平,因而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1.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2)奖勤罚懒,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效率。情景二:后来有人提出要打破“大锅饭”。打破“大锅饭”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按照奖勤罚懒的原则,新的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但是,懂技术的副总经理年薪30万元。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三四千元的水平上,很不公平,于是这部分员工又有了怨言。同时企业利润每年增长20%左右,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员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广大员工都有怨言。工作的积极性又没有了。议论纷纷:议论纷纷:1、你认为这种分配制度较第一次分配有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工人的积极性又没有了?1、合理的分配制度拉开了收入差距,提高了效率2、初次分配不公平,企业发展了工人工资上不去同时,经理和员工差别大,劳动报酬低,仍不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2)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1.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1)分配要做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既要合理拉开收入的差距,以促进效益的提高,同时又要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分配的公平与公正,防止收入过于悬殊。具体而言:“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同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2)薪酬激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