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2、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2.25(千米)解答下面的问题。一、探究新知一、探究新知如何列式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4个70是多少?这两道解决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自学教材第53页。(质疑探究)1、例5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2、填空。(1)()叫路程()叫速度()叫时间(2)如何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如: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可以写成70(/),读作:()。速度实际就是指物体在()。3、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70×4=280(千米)↓↓↓()()()4、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求一共行了多长的路解答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速度…时间…路程…解答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速度×时间=路程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速度实际就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三、知识运用三、知识运用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1)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三、实践应用三、实践应用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20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5、编写一个巳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问题。五、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的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作业:作业:第54页练习九,第7题。第55页练习九,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