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相见欢(李煜)VIP免费

相见欢(李煜)_第1页
1/25
相见欢(李煜)_第2页
2/25
相见欢(李煜)_第3页
3/25
相见欢李煜李煜(937——978),五代时期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李煜善于写词,词作内容大部分都是描写宫廷的腐化生活,风格浮靡。进入汴京以后,他的词作多寓身世感慨,情致凄婉。后人将他的词作与其父李璟(南唐中主)的词作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宋史》、《五代史》有传。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等。西楼:指西边的楼。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1、为什么会“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现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勾勒出作者独身登楼的身影。全无昔日帝王的气势。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词人内心深处不能诉说的孤寂与凄婉。2.“月如钩。”此处若改成“月似盘”你觉得如何呢?残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锁:锁住,笼罩。清秋:清冷的秋天。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梧桐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是个表现个表现愁情的物愁情的物象象,如:,如:温庭筠的温庭筠的《《更漏子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正苦”,张炎的张炎的《《清平乐清平乐》》中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中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声”。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所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枝作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3.“寂寞”和‘锁’该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景写人,人景合一。不光写天上月,院内梧桐,更是写见桐见月的人,是深层次的抒情。寂寞的不是梧桐,不是深院,而是词人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秋,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秋,喻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喻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锁”“锁”字看似写凄清的秋色被寂寞的梧桐深锁在字看似写凄清的秋色被寂寞的梧桐深锁在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着的何止秋色,更高墙深院之中。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相见欢(李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