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课时作业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福建六校高三联考)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B.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解析: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思潮悄然滋长,李贽的思想观点是这一现象的突出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属于李贽思想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2.(2018·成都高三摸底)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反映市民诉求的“异质”思想也就出现,选项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所说的“异质”突破了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说的“异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非“西学东渐”的产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说的“异质”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甚微,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3.(2018·石家庄高三联考)明朝思想家李贽说:“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李贽()A.反对以君主言行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B.倡导“农商并重”的新经济理念C.认为社会发展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D.主张“与世推移”的时代发展观解析:李贽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上,他认为,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够准确,李贽主要强调的是变化,而不是针对皇权;B选项与材料无关;C选项错误,李贽并不是认为没有标准,而是说标准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答案:D4.(2018·成都高三摸底)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解析:材料讲述“学问之道”,而非批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的是“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以水济水”,而非反对思想统一,故B项错误;八股取士是明清朝廷选拔官吏时的一种科考方式,材料并未体现批判八股取士,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作者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思想僵化,盲目随从,故D项正确。答案:D5.(2018·南京高三联考)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黄宗羲的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和宋明理学被人们抛弃的现实,A项错误。B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可知C项错误。答案:D6.(2018·江西省六校联考)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7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