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硅和硅酸盐工业的综合提高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硅和硅酸盐工业的综合提高一、碳及其化合物网络关系;二、硅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三、碳与硅的性质比较【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碳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二、硅及其化合物的网络关系三、碳和硅的比较四、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五、硅酸盐工业的比较【解题方法指导】例1、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1:3D、1:4解析:设二价金属为M,正盐的物质的量为x,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MCO3+2HCl=MCl2+CO2↑+H2Ox2xxM(HCO3)2+2HCl=MCl2+2CO2↑+2H2Oy2y2y由题意得:=,解得=答案:B例2、已知A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酐。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1)A是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①→⑤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是离子反应请改写成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A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酐”,据此可推知A是SiO2。联系SiO2的相关性质,SiO2跟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二者在水溶液中会反应生成H2SiO3沉淀,H2SiO3受热分解生成SiO2,验证A为SiO2是正确的。SiO2BH2SiO3,知B是Na2SiO3。答案:(1)SiO2Na2SiO3H2SiO3(2)①②+CO2+H2O=H2SiO3↓+③SiO2++H2O④+2H+H2SiO3↓⑤H2SiO3SiO2+H2O点评:对常见物质的典型特性必须熟练掌握,这是推断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能否正确书写方程式,是作答成功的保证。【考点突破】【考点指要】碳硅等元素在高考中主要涉及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比较;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性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典型碳酸盐的性质;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环境保护、消除碳的氧化物污染。综合所占分数为6~12分;应对策略:熟记性质和反应,努力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可用列表对比法加强记忆。【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请填空:(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B的晶体类型为。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分析:本题为无机推断题,解推断题通常需要解题的题眼,题眼是指对推断有明显暗示的信息,如,物质特殊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特殊的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现象等。本题的题眼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初中就已经学习了在空气中以及在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和它们的含量顺序,所以组成单质A的元素是硅,问题(1)已能解决;再根据B和碳反应生成A和E,这是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反应,可以推出B为SiO2,它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这一点知识属于现行教材中高三年级的知识点,在此不作赘述;至于问题(3)是考查Si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规律。答案:(1)+4(3分)(2)SiO2原子晶体SiO2+2CSi+2CO↑(6分)(3)CaSiO3Na2SiO3(4分)例题2、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请回答:(1)各组反应开始时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分析:本题是集物质的性质和计算于一体的综合性考题,主要考查了两个典型的碳酸盐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首先两个碳酸盐在与盐酸反应时的反应速率不同,酸式盐速率快,从而解决问题(1)为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