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高2014级中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3.第十届亲水胶体国际会议于2010年6月20日到24日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亲水胶体和应用领域中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C.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与胶体4.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硫酸、硫酸铜、纯碱B.水、空气、纯碱C.醋酸、空气、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烟、云、雾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C.FeCl3溶液呈现棕黄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实现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7.53mL稀盐酸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溅出,应伸入试管内部滴加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9.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是3NAB.含107gFe(OH)3的胶体中胶粒总数是NAC.0.5L0.2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是0.1NAD.标准状况下,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NA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单质只能用置换反应制取D.纯碱从物质的分类看不属于碱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0.012kg的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B.-20℃,18gH2O中含有2molH和1molOC.将80gNaOH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的浓度为2mol·L―1D.22gCO2与11.2L标准状况下的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4.由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烧碱,所发生的反应类型不包含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15.下列溶液中与100mL0.1mol/L(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A.10mL1mol/L(NH4)2SO4溶液B.50mL0.2mol/LNH4Cl溶液C.10mL0.2mol/L(NH4)2SO4溶液D.200mL0.1mol/LNH4NO3溶液16.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②③④B.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17.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与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反应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A.1:1:1B.1:2:3C.3:2:1D.6:3:218.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②KCl③NaOH④CuSO4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A.④③①⑤②B.④②③⑤①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19.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