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D.集约经营2.《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3.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统治B.加强思想控制C.使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D.增加政府的商业性财政收入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6.“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7.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说明()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8.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9.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是()A.1588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B.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C.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D.参加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10.导致下表中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17世纪尼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A.《航海条例》颁行B.工业革命广泛开展C.北美殖民地开拓D.海外贸易快速扩展11.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12.“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发电机的出现B.电能的开发成功C.电力在生活上的使用D.电力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广泛应用。13.“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生产组织方式()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B.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4.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1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16.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