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湾小学卫生晨检制度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经学校校务会议讨论,特制订此制度:一、指定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二、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三、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异常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等;四、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及时报告学校;五、班主任教师对病症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载。六、对发烧及其他疾病两人以上的班级每天全班进行测体温,并进行专业消毒。七、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八、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九、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十、坚持定期消毒制度。十一、晨检记录员:李素霞2013.08第二篇:学校卫生晨检制度卫生晨检制度学校是个人员较集中、较复杂的场所,也是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场所。为了及时发现病情,并杜绝源头,将病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特制定晨检制度:一、要求学生的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四不”:(一)、勤洗手剪指甲(二)、勤洗头理发(三)、勤洗澡换衣第1页共5页(四)、勤刷牙漱口(一)、不喝生水(二)、不吃不洁食物(三)、不随地吐痰(四)、不乱丢果皮杂物二、每周一早晨每班派一名得力干部检查学生的指甲是否剪了;三、每天早晨由时培玉校长站在校大门口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第一道关检查。若发现患者及时通知班主任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四、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第二道关检查(发烧、头疼、咳嗽、各类传染病———腮腺炎、流感、红眼病、麻疹等等)。若发现病情是传染病的应立刻隔离并消毒,且记录在册,上报学校卫生组或校长。每位班主任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自己工作。学校卫生室第三篇:小学晨检制度小学晨检制度一、为有效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流行,根据有关要求,建立并启动学校晨检制度。(学校启动晨检制度,要同时启动传染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二、晨检是指每天早晨由学校的校医(卫生保健教师)、分管负责人或班主任等,对入校的学生逐一进行卫生医学和健康检查。三、晨检地点1.第一次:学校大门口(校医或分管负责人,视学生数量安排3——10名晨检人员)2.第二次:教室门口(班主任或课任教师,每班安排1——2名晨检人员)四、晨检办法查看、问询、拭(额头)、测(体温)1.首先查问学生的相关情况:①身体有无不适感觉。②在家是否有过发热症状。现体温是否高于37.5度。第2页共5页③是否到过疫情地区或接触过来自疫情地区的人员。④查看学生口腔、皮肤有无皮疹及饮食、睡眠等其它情况。2.拭(额头),测体温:根据查看和问询情况,如果怀疑学生身体发热,校医(卫生保健教师)要摸拭学生额头,确认有热度后,应立即用体温计测量。如果体温测试确定学生发热,特别是出现头疼、咳嗽、肌肉酸疼等,以及其它不能确定的症状,应将发热学生安排在隔离室或留观室,告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做好登记,并立即通知其家长带领到医院诊断治疗。体温计用过后,要放入盛有浓度为75%酒精的容器内进行消毒;晨检人员要洗手消毒后方可再进行下一步晨检。五、学校大门口处,要放置经消毒液消毒过的地毯或脚垫,地毯或脚垫略带湿润,所有学生入校,均应经过地毯或脚垫对鞋底进行擦拭。六、经检查身体无异常的学生入校后,各班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在教室门口,应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检查,再次查看、询问学生,内容、办法同上。七、对经第一、二次晨检确诊发热、由家长带离学校去医院诊治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尽快地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如属传染性疾病,按照有关规定应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患病学生康复返校上课,须携带镇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校医(卫生保健教师)或校长同意后,方可回校...